当前位置:首页 - 成都市城市管理委员会 - 信息公开目录 - 政府决策 - 发展规划
【字体:大 中 小】 打印 收藏 分享到 |
一、环境卫生工作。一是中心城区城管直管公厕内部标识牌及外部门牌、指示牌,已于2013年5月底全部按照相关标准,对图形符号、中英文标识进行了统一规范。二是更换原有50%小型生活垃圾转运车,统一配置白色垃圾捡拾车、小型电动高压冲洗车,中心城区配置高品质分类果屑箱15000余个。三是制定了二环路高架桥环境卫生作业标准及检查考核标准。四是启动中心城区中小型生活垃圾转运站规划建设工作,已完成前期调研、学习考察、基础资料摸底工作。14郊区(市)县的233个乡镇中2093个村(社区)开展了农村生活垃圾前端分类收集工作,建设可利用垃圾镇级回收站285个,村级回收点1544个,2013年新增垃圾桶1.5万个,新增垃圾运输车29台,维修垃圾房3千余座,新增村级保洁员2456名。 二、城市景观工作。一是完成56个卖场户外广告提升工作,对中心城区门楣LED电子显示屏进行了整治,并与市金融办联合下发了《关于规范金融系统门楣LED电子显示屏设置管理的通知》。二是完成137条街道的商招店招整治工作,共整治招牌10538块。三是按计划完成了中心城区63处(共70栋建筑和10个小游园)景观照明工程的建设任务,现已投入使用。同时,完成了二环路沿线142栋建筑景观照明工程建设,并实施集中统一控制。 三、市容秩序工作。一是加强对金牛区、成华区城管局 “北改”工作的业务指导和监督检查。二是集中开展“三乱”现象整治,严格落实商家店铺“门前三包”责任制,加大占道施工作业、违规施工、占道堆物等行为的监管力度。三是在财富论坛、文明指数测评、第十二届世界华商大会等重大活动中,集中开展了专项执法整治行动。四是集中开展“乱摆摊、乱牵挂、乱堆放、乱张贴、乱涂画”专项治理工作,共计规范出摊占道经营9820余起,取缔无证流动摊点11670余处,清除乱张贴、乱书写55400余处。五是依据《成都市城市户外广告和招牌设置管理条例》和《成都市城市管理相对集中行政处罚权暂行办法》(市政府令第95号)的规定,对未经市城管局批准在中心城区范围内擅自设置的户外广告、招牌开展了专项执法清理工作,共整治招牌破损368处,一店多招356处,清洁招牌372处,查处违规设施广告337处。 四、道路桥梁管护工作。一是完成了《成都市市政工程设施管理条例》与现行的法规不相符和与实际工作冲突问题的清理工作。研究制定了《成都市城市道路桥梁管理条例》、《成都市城市道路桥梁检查井盖监督管理暂行规定》、《成都市中心城区城市道路检查井盖应急处置办法》、《成都市城市道路检查井盖监督管理联席制度》等相关规章制度。二是在强化城市道路路面维护整治方面,完成了天府大道、小南街、下同仁路、小河街、江汉路等道路路面专项维护整治及南河桥、东城根街跨线桥等桥梁涂装。三是拟按计划采购新增自卸车2辆,挖掘机1辆,加快实现道桥设施养护机械化进程。四是对全市800多座城市桥梁建立了技术档案,建立了中心城区桥梁基础数据库,完成部分桥梁物联网技术桥梁超载监控系统建设。 五、数字城管工作。一是完成系统平台核心数据库服务器、交换机的升级改造工作。二是展开数字化进社区的试点工作,同时,在新津县(8个乡镇)、双流县(4个乡镇)和都江堰市青城山镇开展了数字化城管进镇(乡)、进景区的试点工作。三是完成高新区、锦江区数字化城管系统延时作业试点工作,正在组织武侯区延伸作业试点。四是草拟完成《成都市数字化城市管理实施办法》初稿,将征求相关部门和单位意见后上报市法制办。 六、扬尘治理工作。一是完成第十二界世界华商大会环境空气质量服务保障任务,三季度共通报严重扬尘污染问题工地68个;完成道路硬化103万平方米,裸土覆盖428万平方米,绿化带提挡降土97万平方米;全市备案实行公司化运营管理的建筑垃圾运输企业达到165家,实行全密闭改装的运渣车达5690台;全市扬尘治理执法队伍共检查各类工地6352处次,查处违规工地436处;检查运渣车3864台次,查处违规运渣车2572台次。二是对《成都市人民政府关于建筑垃圾处置管理的实施办法》再次作了修订和完善。三是已开展对二圈层区(市)县建筑垃圾消纳场的规划选址工作,现初步确定在龙泉驿区、温江区、双流县和郫县选择了9个建筑垃圾消纳场的点位,待市政府协调相关部门和属地政府最终审定后投入使用。 |
主办:成都市人民政府 承办:成都市政务服务管理和网络理政办公室 管理与维护:成都市经济信息中心
主编信箱:editor@chengdu.gov.cn ©2001-2019 蜀ICP备05003365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