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打印 收藏 分享到 |
成都市2022年度统一组织审计项目计划
2022年,成都市统一组织审计项目安排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深入学习贯彻党的十九大、十九届历次全会和中央经济工作会议精神,认真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对四川及成都工作系列重要指示精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审计工作的重要讲话和重要指示批示精神,全面贯彻省委十一届十次全会、市委十三届十次全会暨经济工作会议精神,按照中央和省委决策部署、市委工作要求和全国全省审计工作会议安排,坚持“稳中求进”总基调,完整、准确、全面把握进入新发展阶段、贯彻新发展理念、服务新发展格局、推动高质量发展对审计工作提出的新任务新要求,牢牢把握审计监督首先是经济监督定位,聚焦财政财务收支真实合法效益主责主业,推动统筹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统筹发展和安全,保障“六稳”“六保”任务落实,紧紧围绕唱好“双城记”、打造“都市圈”、建设示范区、办好大运会、提质“幸福城”中心工作,依法全面履行审计监督职责,以优异成绩迎接党的二十大和省第十二次党代会、市第十四次党代会胜利召开。 一、 主要原则 (一)坚持党对审计工作的集中统一领导,提高政治站位。认真贯彻落实中央审计委员会历次会议精神,牢固树立政治机关意识,立足经济监督、体现政治要求、维护政治安全,坚决拥护“两个确立”、坚定做到“两个维护”,坚决把党中央决策部署和省委、市委工作要求贯穿谋划审计工作、履行审计职责、实施审计项目全过程,不断增强审计工作的政治属性和政治功能,始终坚持正确的政治立场和政治方向。 (二)坚持围绕中心服务大局,突出工作重点。着眼党和国家事业全局,深刻领会党中央决策部署的政治意图、战略谋划和实践要求,紧紧围绕中央和省委、市委经济工作会议确定的重点任务,进一步加大对国家和省市重大战略、重大政策、重大建设项目、重点民生资金和项目、重大风险隐患、公共权力运行的审计监督力度,努力做到党的中心工作推进到哪里,审计监督就跟进到哪里。 (三)坚持聚焦审计主责主业,提升监督效能。牢牢把握审计监督首先是经济监督的职责定位,严格遵循宪法、审计法、审计法实施条例等法律法规赋予的职责权限,种好“责任田”,干好“分内事”,聚焦财政财务收支真实合法效益主责主业,找准审计的着力点和立足点,充分发挥审计的专长和优势,全面提升审计监督效能。 (四)坚持全市审计工作“一盘棋”,形成监督合力。着力构建集中统一、全面覆盖、权威高效的审计监督体系,认真做好与上下级审计机关的沟通衔接和协作配合,强化上下联动、上下贯通、同向发力,统筹安排全市审计机关对成都大运会筹办、民生资金项目等重点事项开展审计,优化配置审计资源,形成监督合力。 二、重点任务 (一)政策落实跟踪审计 ——以促进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公园城市示范区建设、中央和省市重大战略和重大政策落地落实、提高重点民生资金和项目绩效、防范重大风险隐患、促进高质量发展、维护政令畅通为目标,聚焦“六稳”“六保”要求,紧扣产业建圈强链、“三个做优做强”“四大结构”调整等重点任务,将防范化解重大风险、兜牢民生底线、深化国企改革、推进幸福美好生活十大工程等方面的重大政策措施落实情况融入各专业审计项目开展审计。 (二)经济责任审计 ——领导干部(人员)经济责任审计。以促进科学发展和领导干部履职尽责、担当作为、廉洁用权、干净干事为目标,重点关注贯彻执行中央、省、市经济方针政策、重大决策部署,重大经济事项决策、执行及效果,财政财务管理和经济风险防范、民生保障和改善、生态文明建设、落实有关党风廉政建设责任和遵守廉洁从政规定等情况。 (三)财政审计 ——市级预算执行及决算草案以及其他财政收支审计审计。以加强财政资源统筹,着力推进积极财政政策提质增效,推动现代财政制度建设,促进国家财政经济安全和财政资金规范高效运行为目标。重点关注财政预算收支执行、预算分配管理、专项资金分配管理、财政收支质量、财政暂付款清理消化、部分专项资金使用绩效、财政风险管理以及地方政府专项债券、现代产业体系建设相关资金、政府投资基金管理和使用绩效情况。 ——市级部门预算执行及决算草案审签审计。以促进建立全面规范、公开透明的预算制度,推动深化部门预算改革和财政体制改革,促进市级部门对各类经济资源的统一管理,依法依规将取得的各类收入纳入部门预算,不断深化审计内容、拓宽审计覆盖面为目标。重点关注市级部门预决算编制情况、预算收支执行情况、先进制造业发展资金等专项资金(项目)绩效管理情况、严肃财经纪律情况、国有资产管理情况、执行政府采购情况等。 ——网络安全和信息化建设审计。以促进提高网络安全和信息化建设水平、提高资金使用绩效为目标,紧扣智慧蓉城建设重点任务,检查信息化项目建设管理、资金使用、项目和投资绩效、网络安全等情况。 ——市县政府债务风险防范化解情况专项审计。以推动市县政府加强债务风险防控,提高管理能力和水平,促进依法行政、科学理财为目标,检查市县政府债务和隐性债务的举借、偿还、管理和风险情况与风险隐患,揭示违规举债担保、隐性债务化解不实等问题,提出规范政府债务管理、坚决遏制隐性债务增量、有序应对政府支出责任的建议。 (四)投资审计 ——成都大运会重点建设项目跟踪审计。以服务办好成都大运会,高质量推进成都大运会场馆和大运村建设为目标,重点关注办赛保障、工程建设质量、项目投资控制、场馆及物资维护管理、投资绩效及运营等方面的情况。 ——重大建设项目投资成本管控专项审计调查。以督促项目业主切实履行工程建设投资管控主体职责,强化重大项目建设,规范项目招投标管理和建设资金使用管理,提高投资绩效为目标,揭示我市重大建设项目投资控制过程中存在的体制性障碍、机制性梗阻和成本管控方面存在的突出问题和风险隐患。 ——重大投资项目决(结)算审计。以加强政府性投资项目建设管理、提升投资绩效为目标,重点对民生保障类、公共服务类、城市基础设施类等竣工决(结)算项目开展审计。 (五)国资国企审计 ——市属国有企业资产利用情况专项审计调查。以“摸清底数、了解实情、揭示风险、提高效益”为总体目标,重点检查市属国有企业房屋和土地资产状况、资产处置及使用效率等情况。 ——市属国有企业股权投资情况专项审计调查。以促进加强国有企业管理,揭示股权投资管理和项目营运过程中存在的问题为目标,重点关注市属国有企业股权投资决策、投后管理和经济效益等方面情况。 (六)资源环境审计 ——镇(街道)党政主要领导干部自然资源资产离任(任中)审计。以促进自然资源资产节约集约利用和生态环境安全,推动领导干部切实履行自然资源资产管理和生态环境保护责任为目标,重点检查领导干部贯彻执行生态文明建设方针政策和决策部署、遵守自然资源资产管理和生态环境保护法律法规、相关目标任务完成、相关资金征管使用和项目建设运行等情况。 ——成都市远郊部分市县饮用水安全供给情况专项审计调查。以打造城乡一体供水体系,加快构建“同网、同质、同价、同服务”城乡供水新格局,巩固脱贫攻坚成果、全面推进乡村振兴为目标,重点关注优化治水管水运维机制、加强城乡统筹供水保障、提升供水安全应急能力等情况。 (七)民生审计 ——就业补助资金和失业保险基金审计。以推动落实积极的就业政策,提高资金使用绩效,促进实现更充分更高质量就业为目标,重点检查就业政策落实、相关资金分配管理使用、重点人群就业、职业技能提升等情况。 ——成都市中心城区2021年老旧小区改造情况专项审计调查。以促进幸福美好生活十大工程老旧小区改造工程任务完成,增强人民群众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为目标,重点检查改造项目计划、实施、质量等情况。 ——市残联扶残助残专项资金支出情况审计。以服务提质“幸福城”,提升扶残助残资金使用绩效和管理规范为目标,重点检查扶残助残专项资金管理和使用情况。 ——成都市社区保障资金和社区激励资金专项审计调查。以服务“三个做优做强”,促进提升社区治理水平和推动社区保障资金和社区激励资金及时足额到位、合法合规使用,提高资金的使用效益为目标,重点检查社区发展治理经费保障和激励机制建立健全、保障资金的财政预算、划拨、管理及使用以及沉淀资金清理归集等情况,揭示存在的突出问题和发生在群众身边的违规违法问题。 (八)农业农村审计 ——耕地保护政策落实情况专项审计。以保障粮食供给安全为目标,重点检查各地各部门落实耕地保护有关政策措施和筹集、管理、使用财政资金情况,揭示耕地保护工作在“量”“质”“效”等方面存在的突出问题,推动最严格耕地保护制度落地落实。 (九)常态化全覆盖审计 ——深化常态化“经济体检”大数据筛查审计。以高质量推进审计全覆盖,充分发挥审计监督预警性和建设性作用为目标,重点对地方政府专项债务资金使用和风险管理情况、中央八项规定执行情况、公共工程建设项目造价控制情况等领域,开展“日常数据分析+现场核查”的重要疑点问题审计。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