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打印 收藏 分享到 |
成都市科学技术协会 2014年部门决算编制的说明
一、市科协基本职能及主要工作 职能:是党领导下的群团组织,是党联系广大科技工作者的纽带和桥梁。 2014年主要工作完成情况: (一)立足根本,着眼长远,民生科普成效显著 1.积极推动全民科学素质提升。认真履行全民科学素质建设办公室职责,强化科学素质工作联席会议的组织领导,组织召开全民科学素质建设工作会议2次,部署安排2014年全民科学素质建设重点工作和推动实施工作,积极构建社会化科普工作格局。 2.突出抓好重大科普活动。组织开展第十九届“科技之春”科普活动月、全国科普日、科普“六进”、“中国流动科技馆”巡展等重大科普活动。全市开展重点科普活动300余项,其中举办各类讲座、展览、科学体验、培训等3000余场次,得到广大市民积极响应。 3.着力推动科普阵地建设。大力推进“基层科普行动计划”,切实加强科普阵地建设。全年共创建市级示范单位131个,其中被评为国家级示范单位的14个、省级21个。新建网络书屋550个,目前全市已经达到1050个,极大的方便了市民获取知识的途径。在成都“全搜索”开设科普大视野专栏,开展科普教育基地巡礼、网上科技馆等七大系列科普活动。 4.大力整合集成科普资源。着力打造“成都科普数字地图”平台,积极推动集科普信息传播、科普资源集成、科普网络互动为一体的科普信息网络平台建设。在全国科普日主场活动期间发起组建全国科普微博联盟,全国28个单位的官方微博相继加入联盟,累计发布科普微博近4000条,粉丝量突破1万人。 5.精心组织青少年科技教育活动。组织开展第30届成都市青少年科技制作比赛、参加第29届全国青少年科技创新大赛、国际数棋全国比赛成都市选拔赛、电脑机器人实践活动等,获得15个全国奖项、96个省级奖项。对15个区(市)县、200余所学校的600余位老师进行了科技技能培训,通过近年来的培训,基本实现了全员覆盖。 (二)聚焦发展,建言献策,大力助推经济建设 1.课题研究卓有成效。围绕我市“改革创新、转型升级”总体战略,积极开展调查研究,共计收到有效调研课题申报书132件,其中改革发展类51件,社会建设类70件,学会建设类11件,经过严格评审,66个申报课题获得资助。其中,《成都市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研究》、《成都市基因工程药物产业发展新路径分析》、《成都市城市轨道交通装备制造业创新发展的对策研究》、《贯彻创新国策 建设智慧城市》等多项课题研究受到市领导肯定性批示。 2.院士(专家)工作站继续推进。认真推动院士(专家)工作站规范化建设,新建18家工作站,其中12家为高新技术企业,引进李乐民等5位院士和54位教授等高层次科技人才入站工作。各企业与进站院士、专家合作开展研发项目26项,取得117项发明专利,投入研发资金2.66亿元,承担各级部门项目34项,支持经费达到5.27亿元。 3.“讲、比活动”和“金桥工程”务实开展。全年共登记实施“金桥工程”130项,实施单位42个,经专家评审,共50个项目被评为优秀项目,全年完成项目103项,实现产值38.18亿元。在初审基础上,向全国“讲理想、比贡献”活动领导小组办公室推荐并获得表彰的先进集体1名、创新团队1名、创新标兵1名、优秀组织者2名。 (三)创新方式,以人为本,服务科技人员更具实效 1.成功举办2014年科技年会。围绕“改革创新、转型升级”主题,突显服务促进技术创新与产业融合,圆满举办主会场活动,认真开展10个分会场活动、24个重点学术活动和13个科普活动,各类学科及科研成果报告会、研讨会100多场(次),收集优秀论文100余篇,其中40余篇收入2014科技年会论文集。 2.积极推动各类学术交流。围绕创新驱动发展战略的实施,积极推动技术创新与产业融合,组织举办“成都科技讲坛”、科技创新论坛、科技沙龙等学术交流活动。据不完全统计,全年市级学会举办学术交流会议420场次,参加大会交流人数21000多人次,交流学术论文2300篇,境内国际学术会议22个,港澳台地区学术会议5个。组织学会参加四川省“第七届四川博士专家论坛”,推荐的论文数量多、质量高,其中《基于可变模板的Kinect三维人脸标准化》等10篇论文获奖。 3.切实加强学会管理。以制度建设推进学会规范化建设,修改完善了《成都市科协学会能力提升计划实施方案》,扎实抓好《成都市科学技术协会学会工作管理办法》、《市级学会年度工作考核内容及考核办法》等各项规章制度的严格执行,强化学会管理规范化建设。以项目支持推进学会发展,按照《成都市科协学会能力提升专项实施方案(试行)》,开展市级学会能力提升专项工作,收到所属学会的项目申报108个,77个项目获得学会能力专项资助。 4.联系服务科技工作者更加制度化。认真践行市委“三视三问”群众工作法,研究制定《市科协联系科技工作者制度》,推进科协各专门委会建设,积极探索建立科技工作者利益表达机制。组织开展院士视察、科技专家走访慰问、科协界政协委员服务基层等活动,围绕转型升级、提升科学素质、强化公共服务等提出多项意见和建议。积极推进专业技术人员职称评审工作,涉及18个方向共400余人,累计通过初级职称183人、中级职称93人、高级职称40人。 二、部门概况 市科协下属二级决算单位4个,其中其他事业单位4个。 三、收支决算总体情况 2014年市科协收入决算总额为2741.79万元,其中:当年财政拨款收入2411.88万元,事业收入264.89万元,上年结转收入65.02万元。收入决算总额较2013年增加482.67万元 。主要原因是财政专项拨款增加。 2014年市科协支出决算总额为2741.79万元,其中教育支出0.33万元、科学技术支出2701.67万元、医疗卫生与计划生育支出9.54万元、节能环保支出18万元、城乡社区支出1.53万元,年末结转和结余10.72万元。支出决算总额较2013年增加482.67万元,主要原因是增大了民生科普、学术交流、促进企业创新工作、老科协专项活动费等的专项支出以及新增了节能环保专项的支出。 四、财政拨款支出决算情况 市科协财政拨款支出主要用于保障该部门机构正常运转、完成日常工作任务以及承担全市民生科学普及、学术交流、促进企业创新等相关工作。 基本支出,是用于保障市科协机关、下属事业单位等机构正常运转的日常支出,包括基本工资、津贴补贴等人员经费以及办公费、印刷费、水电费、办公设备购置等日常公用经费。 项目支出,是用于保障市科协机关、下属事业单位等机构为完成特定的工作任务或事业发展目标,用于专项业务工作的经费支出。 按支出功能分类主要用于以下方面: (一)教育支出0.33万元,主要用于培训支出。 (二)科学技术支出2701.67万元,主要用于机构运行、科普活动、青少年科技活动、学术交流活动、其他科学技术普及支出等工作。 (四)医疗卫生支出9.52万元,主要用于机关事业单位在职人员、离退休人员医疗保险、公务员门诊补贴、正局级医疗等费用。 (五)节能环保支出18万元,主要用于节能环保、防治大气污染项目。 (六)城乡社区支出1.53万元,主要用于行政事业单位人员住房补贴支出。 五、财政拨款“三公”经费支出决算情况 (一)因公出国(境)经费 2014年因公出国(境)费0万元,较2013年3.26万决算数下降100%。 (二)公务接待费 2014年公务接待费0.85万元,较2013年决算数7.46万元下降88.61%,主要原因是单位厉行节约,严控三公经费开支。 2014年公务接待费主要用于执行公务、开展业务活动开支用餐费用等。其中:国内公务接待13批次,249人,共计支出0.85万元,具体开支内容包括:院士专家工作站建设扶持接待二次,金额746元、科协宣传接待工作二次,金额180元、运转类项目接待三次,金额740元、学术交流接待三次,3472元、科技人员联系服务接待一次,金额1630元、中国现代科学家主题展览接待二次,金额1703元。 (三)公务用车购置及运行维护费; 2014年公务用车购置及运行维护费21.64万元,较2013年23.52万元决算数下降7.99%,主要原因是单位实行厉行节约,严控三公经费开支。 2014年按规定更新购置公务用车0辆,截至2014年12月底,单位共有公务用车7辆,其中:轿车7辆。 2014年车辆运行维护费支出21.64万元,用于科技人员下乡扶贫活动、科技人员联系服务、课题调研、宣传推广园区科协组织建设等所需的公务用车燃料费、维修费、过路过桥费、保险费支出。
附表:1、部门收支决算总表 2、财政拨款支出决算表 2-1、人员支出财政拨款决算明细表 2-2、日常公用支出财政拨款决算明细表 2-3、对个人和家庭补助支出财政拨款决算明细表 3、“三公”经费财政拨款决算明细表 |
1.四川省成都市科学技术协会(汇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