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打印 收藏 分享到 |
成都市农林科学院2015年 部门决算编制说明 按照决算管理有关规定,部门决算编报内容包括预算单位的全部收支情况。 一、基本职能及主要工作 (一)基本情况 1.主要职能 成都市农林科学院是成都市直属事业单位,内设六个处室九个所。主要职能为:开展农业、林业、水产业的基础技术研究、应用研究和技术推广等公益性农业服务,承担国家、省、市下达的相关任务;开展农业、林业新品种、新技术和水产品选育(引进)及其配套技术的研究及应用;开展相关科学技术宣传、咨询和服务;开展农业科技的研发推广及农村实用人才的短期培训。 2.机构人员情况 截止2015年12月,共有事业编制282名,实有在职人员237人,离退休人员180人(其中:离休人员1人、退休人员179人)。 3.机构人员当年变动情况及原因 2015年,机构人员退休增加3人。 (二)当年取得的主要事业成效 第一,实施科技惠民项目3项 1. 果菜类蔬菜产业提升关键技术研究集成与示范。在彭州市、双流县、天府新区成都直管区等区域进行果菜类蔬菜产业提升关键技术研究集成与示范;在全市果蔬主产区,全年组织或参与对农业职业经理人、种养大户等农业新型经营主体开展农业实用技术培训和田间技术指导。 2. 保障成都市水稻生产安全关键节点技术的研究、集成与应用示范。成立水稻生产安全关键节点技术研究课题组,围绕全市发展现状,突出可持续生产重点,在全市粮油主要产区进行集成应用示范,并在实用技术和田间技术方面进行培训和指导。 3. 木本油料优良品种及产业化开发利用集成示范。在都江堰虹口三木药材种植专业合作社(森林药材专家大院)、都江堰虹口高山野菜种植专业合作社(森林蔬菜专家大院)、四川鸿睿农业有限公司(笋用竹专家大院)、金堂县兴宏苗木种植合作社(核桃专家大院)建立科技服务点4个,进行产业化开发利用集成示范;在彭州市葛仙山镇建立油用牡丹示范片、金堂县高板镇早建立早实核桃示范片、金堂县淮口镇建立油橄榄示范片、金堂县竹蒿镇建立花椒示范片4个,进行产业化开发利用集成示范。 第二,全面完成国家油菜分中心二期工程 已全面完成“国家油菜分中心二期工程”计划的项目建设内容。 第三,建设“木本油料种质资源圃”1个 建设完成油牡丹、核桃、油橄榄种质资源圃26亩,引进收集20份种质资源。 第四,建设“果树新品种母本园”1个 建设完成猕猴桃、葡萄、桃子、枇杷、蓝莓等果树种质资源圃15亩,引进收集种质资源21个;在双流县、天府新区成都直管区建立果树新品种示范园2个。 第五,申报或通过省级及以上品种审(认)定3个 实际完成12个粮油和蔬菜新品种通过省级及以上品种审定(认定)。 第六,建立新品种、新技术集成应用示范片(点)6个 在崇州市、大邑县集成示范“迭代式粮油全程机械化规模化生产技术”及新品种展示,在青白江区精品园区集成示范“马铃薯全程机械化生产技术”及新品种配套技术,在金堂县赵家镇集成示范“蔬菜周年高效集成生产技术”“马铃薯全程机械化生产技术”,在彭州市濛阳镇集成示范 “绿色蔬菜高效丰产栽培技术” 及新品种展示等集成应用示范片(点)6个,辐射带动1.5万亩;在成金(青)示范带城厢镇特色食用菌园区和成新蒲示范带大邑县示范园区集成示范珍稀食用菌(姬松茸、榆黄蘑、鲍鱼菇、猪肚菇)新品种新技术50万袋,辐射带动珍稀食用菌种植100万袋。 第七,参加省级以上区试、生产试验新组合、新品系15个 实际为参加省级以上区试、生产试验新组合、新品系70个。其中:参加省区试的蔬菜新组合、新品系3个;参加省级以上预试、区试、生产试验的粮油作物新组合、新品系67个。 第八,引进新品种和新技术20个进行试验 引进新品种和新技术85个进行试验。其中:引进试验辣椒、冬瓜、茄子、豇豆、丝瓜等蔬菜新品种新材料50个;油菜、水稻、马铃薯、草莓等作物新品系、材料20个;引进或筛选石斛、金线莲、刺梨、山葵、丹凤白、凤丹粉、科拉蒂、克罗莱卡、白叶等林业新品种11个,引进轻基质组培栽植技术、油橄榄矮化密植技术新技术、蔬菜机械化移栽新技术、油菜生产全程机械化新技术4项。 第九,突出技术优势开展科技服务 承担了“4.20”芦山地震灾后重建和甘孜州甘孜县拖坝乡托坝村扶贫产业发展规划及技术指导,承担完成了“成都市10个粮经产业新村建设成片推进综合示范基地布局图”、“成都市7个产村相融现代农业精品园区布局图”、“成都市3条都市现代农业示范带布局图”、“3个成都市高标准农田建设方案”的修订和制作,推广粮油、蔬菜、畜禽、鱼类、中药材、林木等新品种、新工艺及配套集成技术25项。2个作物新品种被推荐为四川省农业主导品种;“水稻走道式秸秆还田生态种植新技术”、“马铃薯机械化高产栽培技术”和“油菜机播机收轻简高效栽培技术”被推荐为四川省农业主推技术。开展农民实用技术、农业职业经理人、新型职业农民、产业农民等培训80次,培训人数7000余人(次)。 第十,获得一批科技成果奖 参与完成的“食药用菌产业提升关键技术创新与应用”获四川省科技科技进步一等奖、成都市科技科技进步一等奖;主持完成的“优质丰产甘蓝型三系杂交油菜蓉油系列新品种选育与应用” 获四川省科技科技进步二等奖;主持完成的“四川主要果菜类蔬菜新品种选育及高效生产关键技术研究与推广应用” 获四川省科技科技进步三等奖、成都市科技科技进步三等奖;主持完成的“四川泡菜速成优化新工艺新产品研究与应用”获成都市科技进步三等奖。 二、收支决算总体情况 2015年成都市农林科学院收入决算总额为5674.74万元,其中:当年财政拨款收入5516.26万元,事业收入143.86万元,其他收入14.62万元。收入决算总额较2014年增加866万元,主要原因:2015年在职职工调资。 2015年成都市农林科学院支出决算总额为6472.96万元,其中:科学技术支出2752.2万元,社会保障和就业支出296.33万元,节能环保支出42.55万元,农林水支出3203.33万元,援助其他地区支出26.55万元,住房保障支出152万元。支出决算总额较2014年增加979.5万元,主要原因:2015年在职职工调资。 三、财政拨款支出决算情况 成都市农林科学院财政拨款支出主要用于保障该部门机构正常运转完成日常工作任务以及承担全省科技创新基地(体系)能力建设、国家现代农业产业技术体系四川创新团队建设、农作物和畜禽育种攻关等事业发展相关工作。 基本支出,是用于保障成都市农林科学院正常运转的日常支出,包括基本工资、津贴补贴等人员经费以及办公费、印刷费、水电费、办公设备购置等日常公用经费。 项目支出,是用于保障成都市农林科学院完成事业发展目标,用于专项业务工作的经费支出。 按支出功能分类主要用于以下方面: (一)科学技术支出2752.2万元。主要用于社会公益研究和应用技术研究与开发。 (二)社会保障和就业支出296.33万元,主要用于离退休人员的生活补贴。 (三)节能环保支出42.55万元,主要用于污染防治。 (四)农林水支出3203.33万元,主要用于科技转化与推广服务、农业生产资料与技术补贴、农村公益事业、农业资源保护修复与利用、森林资源监测、林业防灾减灾。 (五)援助其他地区支出26.55万元,主要用于援建雅安。 (六)住房保障支出152万元,主要用于住房公积金。 四、财政拨款“三公”经费支出决算情况 (一)因公出国(境)经费 2015年因公出国(境)经费0万元。 (二)公务接待费 2015年公务接待费1.17万元,较2014年下降70.38%,主要原因是厉行节约。 2015年公务接待费用主要用于执行公务、开展业务活动开支的用餐费等。其中:国内公务接待费17批次,148人,共计支出1.17万元。 (三)公务用车购置及运行维护费 2015年公务用车购置及运行维护费55.89万元,较2014年下降35.74%,主要原因是厉行节约。 2015年公务用车无购置。 2015年车辆运行维护费支出55.89万元,用于国家现代产业体系四川创新团队建设、粮经产业双创双建示范工程、农村面源污染治理沼气项目等所需的公务用车燃料费、维修费、过路过桥费、保险费等支出。 五、其他重要事项的情况说明 (一)政府采购情况 成都市农林科学院2015年货物采购支出197.3万元。主要用于购买专用设备、通用设备等。 (二)国有资产占有使用情况 成都市农林科学院2015年保有车辆30辆。
|
1.四川省成都市农林科学院(本级) |
2.四川省成都市农林科学院(本级)决算公开表 |